在钱塘江畔的新围村,斑驳的农具、泛黄的照片、翻滚的稻浪,无声诉说着“向潮水要土地”的壮阔史诗。7月2日至3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围垦青春服务队,怀揣对围垦历史的好奇与助力乡村发展的热爱,走进了这片由围垦精神浇灌的热土。
团队与村委村民合影
沉浸寻访:触摸奋斗的“温度”
走进新围村围垦展陈馆、党建田园文化广场、围垦文化长廊,历史仿佛触手可及。服务队的青年学子们在一件件饱经沧桑的农具前驻足,在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前沉思,在麦腾生态农园的稻浪间感受着先辈们战天斗地的豪情。“这些场馆串起的不仅是15分钟的路,更是几代人‘向潮水要土地’的鲜活印记!”72岁老垦民朱大爷向同学们动情地讲述。这堂行走在乡间的“历史课”,让抽象的围垦精神变得可感可触。
团队参观围垦展陈馆
团队与村民交流调研
对话传承:碰撞振兴的“火花”
如何让厚重的围垦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寻找答案,青年学子、村干部和高校教师共聚一堂,就围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交流观点、共谋路径。新围村党总支书记谢建民深情回顾了滩涂变良田的奋斗历程,更热切展望未来:“我们正探索农文旅融合的特色路径,非常期待杭职的青年智慧和创新活力,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杭职商贸旅游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范昕俏现场回应,提出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机制深化校地合作与党建联建,让高校智慧精准滴灌乡村沃土。
开展座谈交流会
青春赋能:播撒创新的“种子”
实践不止于参观与座谈,在《乡野少年》微综艺直播现场,杭职学子与乡村CEO金淼中热烈互动,共同探讨“十人十天十万元”的青年乡村创业挑战。这场直面创业现实的对话,让学子们更清晰地看到了知识落地乡村的路径,更坚定了用所学服务乡村的决心。这支青春队伍将持续发力,以IP系列文创活化围垦符号,用研学路线开发串联农文旅资源,借青年创业提案优化文化服务模式。
团队参与《乡野少年》微综艺直播现场
从扁担铁锹的奋斗基因中汲取力量,杭州职业技术学院“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围垦青春服务队的实践脚步仍在继续。他们正致力于将围垦历史的厚重转化为未来乡村振兴的澎湃动力,在钱塘这片传奇的土地上,用青春智慧描绘“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生动图景,书写新时代的围垦故事!(通讯员:李剑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