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旬,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数聚商圈,消费焕新”实践团循着数字消费的时代脉搏,开启了一场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暑期社会实践。学子们深入商圈调研、助力中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普及数字消费反诈知识,以青春之力为数字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图 1实践团集合出发
智慧商圈探索:聚焦痛点,助力升级
7月15日,实践团首站同步深入杭州武林、湖滨两大商圈,开启智慧商圈探索之旅。作为杭州商业核心与智慧建设前沿,实践队通过实地观察、商户访谈、消费者问卷及功能暗访,系统梳理两大商圈的智慧设施布局、运营现状与深层痛点。
积分壁垒成突出共性:调研发现,两大商圈均存在会员积分“孤岛现象”。武林商圈内各商场、品牌各自为政,积分规则与使用范围独立;湖滨商圈商户积分亦难互通。商家期待由商圈管理方牵头搭建统一积分平台,制定通用规则实现跨商户互兑,以提升消费体验与商圈协同效应。
智慧设施呈现“便利与短板交织”:导航屏方面,湖滨布局合理但信息更新滞后,武林部分设备存在位置标注错误;共享充电宝投放充足,但湖滨有设备老化、武林高峰时段供不应求问题;网络覆盖虽广,湖滨地下区域、武林边缘地带信号弱,高峰时支付卡顿频发。
实践队建议从统一积分体系、强化设施维护、优化网络覆盖三方面突破,提升智慧服务效能。
图 2实践团成员采访商圈饭店店长
助老跨越“数字鸿沟”:课堂传技,焕新消费
如何让银发族共享数字红利?7月18日,实践团在义蓬社区向涛街道开设“数字消费训练营”,通过“理论讲解+情景实操+趣味互动”,手把手教授丰巢柜使用、线上购票、团购优惠等技能。活动中,团队创新设计“数字消费大富翁”“反诈盲盒挑战”等游戏,让老年人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操作要领。“原来手机买菜还能退款,这下不怕点错啦!”一位阿姨在学会美团退款流程后欣喜地说道。
图 3实践团成员与老年人一起玩“数字消费大富翁”
数字消费反诈:创新宣传,筑牢防线
数字浪潮中,诈骗手段亦在翻新。7月20日,实践团带着精心设计的反诈 “工具箱”重返商圈,以“识破数字消费诈骗,筑牢安全防线”为核心,构建起 “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的立体宣传网。
图 4实践团向群众发放《全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
反诈盲盒挑战:筛选“退款骗局”“中奖诱导”等典型案例,通过情景模拟、线索推理等形式,引导参与者剖析诈骗手法与话术套路,完成挑战后可获取反诈知识手册与安全指引。
场景盲盒体验:聚焦直播购物、跨境电商等新兴数字消费场景,组织参与者模拟全流程消费行为,识别潜在风险点,强化风险预判能力。现场还开展全民反诈知识问答互动,普及法律知识与防范要点。
此次活动有效提升了社会公众对数字消费诈骗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是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服务社会治理大局的生动实践。
图 5“数聚商圈,消费焕新”实践团合照
盛夏七月,热浪与热忱交织。于商圈调研中冷静观察、深度剖析,以理性思维洞察市场奥秘;在助老服务里传递温情,用爱心温暖老人心房;于反诈宣传中创新实践,以新颖形式筑牢安全防线。此次社会实践,如同一串珍珠,串联起理论与实践的对话,连接起青年与社会的共鸣。这群学子以脚步践行责任,以智慧回应需求,让青春在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征程中,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
文案:“数聚商圈,消费焕新”实践团
摄影:“数聚商圈,消费焕新”实践团